餐饮管理社会化模式探索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6-04-21浏览次数:504

 
    随着高校扩招,高等教育规模迅速发展,高校后勤工作也被推到高校发展的关键点上,后勤是否制约高校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勤的管理和社会化程度。“民以食为天”,餐饮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也是最重要的后勤保障。高校的安定团结、风气的形成、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等等都与高校餐饮服务工作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餐饮服务的社会化程度和社会化模式尤其值得关注和探讨。
    一、目前高校食堂经营和管理模式
    1、社会招标,个体经营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向社会招标,发包学校食堂。这种模式在改革之初是较多的高校采用的改革尝试,但这种方式受经济利益的驱动,谁交承包费用高,就让谁中标承包食堂,学校根本没有去考察中标者的经营资质、经营能力,只想省了经营的烦恼,坐收渔利,以包代管,结果损害了学生的利益,损害了学校的社会声誉。
    2、自主经营,自我服务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反映了学校领导者对学校后勤社会化的认识不足,自我封闭,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经营权,贪求“权利”。其危害是独家经营,缺乏竞争,只求自我利益,不谋学生利益,服务质量不高,安全隐患较多。还有的学校虽然跨出了社会化经营的第一步,但由于改革中遇到了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将发包承包商经营的食堂到期回收,对餐饮社会化改革或观望等待、或只求安稳、或归于失败,自己成立餐饮服务公司,自主经营,全盘包揽,后勤社会化改革趋于停滞。
    3、集团化与餐饮连锁。有些公办高校后勤,社会化运作比较成熟,成立了后勤集团,如浙江大学后勤集团、上海新世纪餐饮公司等融投资、经营、管理、服务为一体的多行业、多领域、跨地区的现代高校后勤产业集团。其改革过程就是高校后勤现代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过程,其模式和机制符合学校实际的内部管理体制和适应市场经济要求,顺利实现了从校内市场向校外市场的战略扩张,逐步由传统的高校后勤服务产业向现代后勤服务产业过渡。
    4、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公平竞争。在公开竞标的基础上,注重审核投标方的资金能力、资质信誉、经营管理水平等。同时,在审核多家餐饮公司的基础上选择二、三家,打破一家独营的垄断局面,使他们在公开、公平、公正中竞争,让师生、经营者和学校三者都能从中受益。
    二、上海建桥学院餐饮管理模式
    上海建桥学院后勤管理是由上海建桥教育服务有限公司承担的,其社会化模式与上面所谈的后两种模式类似,可以说是揉和了这两种模式,但又有自己的特色,主要表现在:
    1、行政关系上。公司与学院不是行政隶属关系,而是监督与被监督,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二者均为建桥集团旗下“成员”,因此,在管理模式上集团是母体,学院与教育服务公司为子体。公司与学校的财务管理纳入集团财务统管,避免了因财务问题、服务范围问题等而产生不必要的矛盾。这样,学校一心一意抓教学,后勤一心一意为教学提供服务与保障,二者和谐统一。这是为适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体现教育特性和市场化特点的独特模式。公司与引进的两家餐饮公司(上海新世纪餐饮集团、上海财大优乐餐饮公司)也没有行政上的隶属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服务与合作的关系。
    2、经营者的选择上。学院有三个学生餐厅,都是经过公司招标,择优评定,集团认可而引进的。上海新世纪餐饮集团、上海财大优乐餐饮公司这两个承包单位均为上海高校后勤系统的优秀企业,不仅专业水平高,而且有教育背景,懂得教育规律,从业人员的素质及健康状况择优选定,将食堂食品卫生安全作为生存发展的基础,他们不追求利益最大化,突出学校食堂的服务性和公益性,因此,饭菜价格比较公道,学生、家长没有什么大的意见,维护了学校的稳定。
    3、管理理念上。建桥教育服务有限公司与承包单位充分贯彻育人功能,建立独特的共同的企业文化:对内我们是合作伙伴关系,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对外我们同是建桥人,代表的是建桥的形象。
    (1)管理职能。教育服务公司对承包单位实行业务上的管理,首先,服务公司对承包单位的食品加工、食品卫生、消防安全、饭菜价格等实施监督、检查,对师生投诉进行沟通与处理;其次对食堂进行考核评比,奖优惩劣;第三,学校后保科、学生社管中心均每天组织学生进行定期定时检查,实施全方位、多空间的监督、检查,决不容许有空白,决不容许有卫生安全死角。第四,积极与食堂经理沟通,公司专门成立了餐饮管理中心,对食堂进行有效管理,零距离沟通,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避免了管理上的复杂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服务与合作。教育服务公司鼓励承包者长期经营,只要经营的好,师生、家长满意,学校满意,就不受合同期的限制,可以长期经营下去。同时,公司也积极为承包者解决实际困难,只要承包者需要公司解决的问题,公司都会尽量解决,需要公司服务的,公司将提供服务。特别是每年的年终考核、总结表彰活动都把承包者纳入其中,当作自己的公司员工一样进行表彰和奖励;在平时工作中也没有你的和我的,都是建桥这个大家庭的,使二者合作融洽。
    (3)共同处理公司、食堂、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要求承包方抓住学生关心的焦点问题,以高质量的服务来关怀学生,因为高校餐饮工作是学校工作中困难最大的工作之一,尤其是近年来市场变化比较大,物价不断上涨,学校食堂的饭菜价格与学生消费水平之间更加显示出矛盾的焦点。为了对食堂饭菜定一个合理的价位,公司与承包方共同组织学校相关部门和学生代表,特别是学生自我管理中心膳食部的同学去校外同类学校食堂就餐,调查饭菜价格,了解市场物价。同学们经过亲身体会和比较,认为我们食堂的饭菜价格是在合理的水平线上,从而广做宣传,使广大同学充分认同并予以接受。与此同时,我们更加强调严密的管理,把好质量关,对食堂的经营管理状况进行分析,开源节流,降低成本,以控制价格提升。
    (4)学生参与管理。我们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实行餐饮管理中心、学院膳食委员会和学生自我管理中心联合对食堂进行监督与民主管理。学生们对食堂管理有发言权,促进了各食堂把最好的服务、最优惠的食品提供给学生,突出体现了建桥餐饮文化的特点。
 
    4、自主经营,体现福利上。建桥教育服务有限公司是具有法人资格,实行准企业化运作的后勤服务实体,餐饮管理也充分反映了这一点。服务公司2004年组建了教工餐厅,专门为教职员工提供就餐服务。这个餐厅在组建之前教职员工都对吃饭不满意,我们分析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环境差,和学生在一起吃饭,一样排队,让教职工感到压抑;二是拥挤,学生高峰时,教职工打饭很不方便,耽误时间;三是味道,教职工对饮食的要求较高,食堂难以照顾到;四是价格,学生餐厅并不能体现教职员工的福利性。这些矛盾是很难解决的痼疾,即使给教职员工补贴也解决不了的,因为,标准和范围很难界定,有院长的标准,有教授的标准,也有清洁工的标准,难以确定且矛盾激化。所以,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建教工餐厅。我们在餐厅的装修、设备的配备、专业人员的聘请上下工夫。同时,我们在管理上,要求每天都有新品种,每周更换一套新菜肴;在原料的进货到出售,我们都坚持做到最好;在卫生、安全和服务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制,员工不过关员工被淘汰,餐厅不过关经理被淘汰。由于管理比较到位使教工餐厅一开业就受到广大员工普遍的欢迎。教工餐厅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品位较高,还有很多员工下班后都从餐厅买一些食物带回家,既方便又实惠,因此,教工餐厅的服务成为我们给予教职员工的最好的福利。
    总之,建桥学院餐饮管理模式是建桥后勤管理的探索,符合目前公司与学院的要求,但随着学院本科教育的开展,学生人数的增加,改革的不断深入,后勤社会化改革也必将进一步深化,后勤保障能力、服务质量必将大幅度提高,最终实现“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