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学为中心 努力构建新型高效的后勤保障体系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6-03-23浏览次数:586

    高等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培养人才,培养人才的中心环节是教学工作,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后勤工作的任务,就是为科研工作、教育工作服务,要为科研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够专心致志地从事科研、教育工作。”因此,作为学校后勤部门,必须切实落实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把“以教学为中心和优质服务”作为后勤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求,既要具备后勤保障能力,又要确保后勤保障措施的实施,还要考虑可持续发展,构建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新型高效和谐的后勤保障体系。

    一、常教育,重宣传,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后勤工作为教学中心任务服务的思想重庆工学院后勤处积极贯彻落实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按照学校的办学思路,坚持“三服务、两育人"的后勤服务宗旨,以“理清思路,转变观念,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创新工作,提高效益,服务优良,保障有力”为后勤工作的“32字”方针,全面开展“后勤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后勤文化建设工程、后勤管理服务标准化建设工程、后勤创新经营工程、后勤信息化工程、后勤科研工程”等“六大工程"建设,竭诚做好各项服务和管理工作,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长期不懈地加强对后勤职工的教育和宣传,是牢固树立后勤工作为教学中心任务服务思想的基础和前提。为此,重庆工学院后勤处和下属各部门充分利用培训会、检查评比活动等形式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明确要求后勤每一位职工每一项工作的开展必须要有利于确保教学中心任务的实现,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充分利用《后勤简报》、后勤网站等宣传媒介加强宣传。通过对后勤职工的教育和对后勤工作的研究,我校后勤职工形成了‘‘献身后勤、服务教学"的思想意识,并以“爱岗敬业,务实创新”的工作理念,牢固树立了后勤工作为学校的教学中心任务服务的观念,为“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全校师生“学习好、生活好、工作好”奠定了坚实的后勤保障基础。

    二、积极创造条件,全心全意为全院师生排忧解难,努力为师生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为了确保学校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后勤职工挖掘潜力,活化资源,实实在在地为师生排忧解难,让他们安心一线教学工作,安心学习。我们连续几年承诺为师生办实事,办好事,件件付诸实施,得到了师生员工的充分肯定量  

    1、深入教学一线,广泛听取师生意见

    在后勤服务工作中,我们尊重并充分听取广大师生的意见。每学期开学,由处领导率领中心主任逐一走访各教学单位,深入学生食堂和学生寝室,认真听取一线教师和广大学生对后勤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每学期,后勤处定期举办“饮食服务师生座谈会"、“学生社区(公寓)师生面对面恳谈会”、“重庆工学院后勤处长接待日",多途径听取师生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师生良好建议,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向全校师生长期承诺:“只要你所需,就是我所急”!通过不断改进工作思路,不断修订工作计划,切实解决好全校师生对后勤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2、寻求多种渠道,积极解决教师的住房问题,确保教师“安居乐业”为了缓解学校教师住房紧张的状况,解决好引进人才的住房问题,我们坚持走改革发展的路子,通过集资建房、住房货币化补贴和建立校内外周转房等方式建设教职工住房保障体系。我们出台了《重庆工学院教职工住房货币化补贴实施办法》,并首先由学校自筹资金落实2004年109位新进教师和15名离休干部的住房货币化补贴,离休干部一次性差额补贴206178元,新进教师每月发放补贴30129元。

    近年来,为了解决引进人才的住房,学校购买了港城静园商品房7775.96平方米;兴建47、48幢集资楼,建筑面积27648.77平方米;正在建设的学校4号门外集资楼建筑面积近23977.12平方米。年内将启动荷花池小区工程,力争为学校的人才提供更加良好的居住环境。近三年,我校累计完成6万多平方米教师集资楼的建设,有效地解决了教师住房紧张的问题。

    2005年下半年花溪校区正式运行后,很多教师每天往返于新老校区之间授课,后勤处了解到部分教师有在花溪校区附近购房的意愿,积极与巴南区曦园房地产商联系、协调,既为教职工分担了看房买房的奔波劳累之苦,又充分发挥集团购买优势与开发商谈判,最终与房地产商达成购房意愿,有82位教职工顺利购房。

    3、科学管理,完善全院师生的饮食服务工作,确保食品安全和卫生“食品卫生"是饮食工作的重中之重,饮食中心制定了“四制、一管理、一完善”的食品安全卫生制度。在内部管理中,建立起“四统一、一控制”(统一采购、统一定价、统一财务、统一管理、控制利润)的管理体制,从各个渠道有力地确保了食品卫生安全。通过走访了解市场动态,分析师生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尽最大努力为师生做出美味佳肴。为了满足师生不同需求,在保证多品种为师生服务的基础上,我们配备了8台微波炉为同学们蒸、烤食品,开设预订菜窗口和清真食品窗口,专门开设窗口供应适合北方同学口味的水饺,大饼等;在花溪校区开设教师专供餐厅,满足了教师就餐的需要。开展了“优质服务月”活动,建立每周“经理接待日"制度,每月由学生投票评选饮食服务中心的“服务明星”;举办“饮食文化节”,推出饮食文化职工征文集和学生征文专集;举办饮食文化节摄影图片展;进行厨师、学生厨艺大赛,既传播了饮食文化,又拉近了后勤服务与师生员工之间的距离。我们还定期组织学生生活委员深入到食堂第一线(厨房)进行实地考察调研,了解食堂成本构成、食品加工工艺过程、餐具消毒流程、参与食堂的民主管理。我们及时采纳学生合理意见,招聘食堂经理助理8名(以勤工助学方式设立岗位),每天挂牌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征求师生对食堂饮食的意见。          每学期开学和新生报到期间,我们都会悬挂欢迎横幅,比如“欢迎同学们假期平安归来”、“学生食堂永远是你温暖的家”等等,让同学们到食堂就餐充满回家的亲切感。通过我们的努力,饮食服务正在成为学校传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窗口。我们积极主动为师生服务,也得到师生们的肯定,师生们乐于在食堂就餐,我们的营业额在重庆市高校中名列前茅。   

    4、打造品牌,加强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确保“育人”目标得以实现社区小天地,育人大学堂。我校学生社区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大力加强学生社区文化建设,主动完成物化后勤向人性化后勤转变,主动将后勤管理服务工作和育人工作紧密结合,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为了加强学生社区建设和管理,学校成立了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任组长、分管后勤和安全保卫工作的校领导任副组长,以后勤处、学生处、科研处、保卫处、团委、图书馆、各个学院学生工作部门为成员的学生社区管理委员会,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模式。各职能部门在社区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各尽其责,各施其长,充分利用“学生社区文明文化节"这个载体,深化和落实“16小时育人工程”,将思想政治工作、科技学习活动、社团活动和人文素质教育全面引入了学生社区,有效促进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配合学校育人工作,学生社区从初期建设开始就致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在办学经费相对紧张的情况下,投入百多万元建设了文化艺术长廊,50多条文化过道,过道里悬挂中外名画、名言警句、古诗词500余幅,建休读点20余个,在为学生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的同时,我们也给学生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我们在社区内有家具、家电、水、电、气的维护、维修、洗衣、缝纫等服务。我们针对每年新生进校后,入住公寓办手续排长队现象,我们实行学生社区集中办公“一分钟”工程,如新生入学住宿、行李发放、领钥匙、毕业生离校、行李托运、票务服务等一系列工作,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在一分钟内全部完成,大大简化了学生办理住宿手续。

    围绕学校育人工作目标,积极探索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新思路,并取得一定成效。我们定期出版学生社区期刊《社区之声》,有近2000名同学踊跃投稿,形成了良好人文氛围。我们成立了“学生社区自律委员会”,采用勤工助学方式设立文明督导岗,督导卫生、安全和文明行为,学生社区现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共有44个。配合学生处、团委,我们在学生社区坚持“四进”工作方针。我们将思想政治工作引进社区:学生社区公寓的每一层楼的文化过道都设有师生谈心空间,每栋公寓楼都有接待室,社区设有心理咨询室。我们将科技活动引进社区:学生公寓里设有“科技创新实验室”、“学术研讨室”,专家、教授、学者来到公寓里近距离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举办科技讲座,营造科技文化氛围,将科技理论和科技实践紧密结合,共同酝酿科技成果。我们将社团活动引进社区:许多社团如英语协会、口才协会、环保协会、读书写作协会、创业协会等均在学生社区内开展社团文化活动:我们将人文素质教育引进社区:开展“文明寝室”、“星级寝室"评比活动,举行“社区之声”演讲比赛、举办“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征文比赛、“扮靓我家"艺术品征集大赛等,开展“读好书、荐名著”读书活动、定期举行考研经验交流会、科技作品展、举办“珍视生命、关注健康"健康知识进社区宣传咨询活动,各种学生社区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素质的形成达到了正确的引导和影响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我校近几年毕业生离校时均无学生借机闹事现象出现,毕业生离校安静有序,并有许多毕业生给学生社区管理员写感谢信;观看体育及娱乐大型赛事时均无异常情况发生,这一切与我们配合学校所做的育人工作和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密不可分。

    社区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主要活动有:当前,我校的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已经在重庆市乃至全国高校成为了一个后勤社会化改革中体现“育人"目标的品牌工程,先后受到原政治局委员李岚清副总理、教育部等上级主管部门、兄弟院校和新闻媒体肯定和好评。   

    5、强化管理和服务,确保物业管理、能源供应、医疗卫生井然有序

    我们对家属楼的周边环境进行了整治和绿化改造,进一步改善了居住环境;拆除了旧垃圾站,做到了垃圾日产日清,住户和全体学生公寓实行垃圾袋装化。从2003年6月开始,先后将学校外环境、家属区楼内清洁、垃圾清运工作委托给九龙坡区环卫处管理,既为学院节约了开支,环境卫生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院的环卫质量较以前有很大改观,师生员工共十分满意。2004年我校被重庆市授予“重庆市优秀卫生单位”(全市主城区仅有三家)。

    近年来,为了给教师提供更好的医护条件,使教师们以健康的身心全力投身教学工作,我们实行定期到教学一线巡诊制度,每逢学院有重要教学任务,医疗卫生中心均主动派出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巡诊,据不完全统计,我们在巡诊过程中免费发放药品达三十余种,诊疗人次近1000人。在组织新生体检工作中,我们怀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为新生接种甲、乙肝疫苗8000人次,近三年来未发生1例甲肝及乙肝新增病例;对体检结果我们不是将体检结果告诉学生之后,我们的工作就完成了,我们还对新生入学体检作了全面调查。

    总结,分析了新生的健康状况、乙肝发病率、乙肝发病原因,并召开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联系会,组织了200余人复查并实行对口追踪及随访,让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就医,不耽误学业。医疗卫生中心与大坪三院合作增加了全套的检验项目;改l善了就医环境,就医区增加轻音乐,体现人性化服务;建立了人才健康档案,全校教师均可以到医疗卫生中心查阅自己的健康档案;设立了“药品价格公示栏"及“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表”;配合市区疾病控制中心检查食堂卫生防疫工作,为师生员工的生活环境的卫生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积极组织落实定期全校教师体检工作,得到全校教师的一致好评;引进了内科主任医师、中医科副主任医师、专职B超、心电图检查人员及检验师等医护人员,医疗卫生中心软硬件条件的改善为更好地服务于师生员工奠定了基础。   

    为了做好能源供应,在我校周边地区水电气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情况下,通过我们的努力,与相关能源供应单位加强联系与沟通,实行了“双水双电"供应,水电气维修随叫随到,并实行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水管工、电工实行8小时双人巡查制度(即8小时上.班时间,电工班、水管班派两人到各教学区、工作区、学生宿舍巡查),随时了解各教学单位的水电维修需求,在第一时间为教学服务,保证了我校的水电气得以长年保持畅通,有力地确保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在能源管理中,我们采取有效的措施开源节流,虽然近年来我校教学规模不断扩大,人数不断增多,但能源消耗有所降低,从而将节约的每一分钱都用于教学科研,学校连续三年被重庆市评为“节能型单位”。

    6、整合资源,完善服务措施,为教学及教师工作生活提供有效后勤保障不和教学抢资源,不和教师争待遇。近年来,为了切实解决教学实验室建设和实验室用房紧张的矛盾,确保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后勤处先后主动腾出办公用房1000平方米。尤其是2004年以来,后勤处物业管理中心先后三次腾出实验大楼清洁工具房给重庆汽车学院、实验大楼清洁工休息室给生物工程学院等作为实验室、教员休息室;饮食服务中心腾出面积约950平方米的老食堂给重庆汽车学院作为教学实验基地。早在2002年,后勤处为配合学院引进人才工作,制定了《重庆工学院后勤处配合学院引进人才工作服务流程》,规定凡是学院引进人才,如果需要后勤处做相关工作的,后勤处相关部门科级以上干部一定亲自到场解决问题,如果是教授级高级人才,后勤处处长亲自负责实验场地的装修,并协助有关部门积极办理引进人才的配偶及子女的户口,引进人才无不深受感动。几年前,我们学院为了引进一个知名教授,院长曾“三顾茅庐”,我们后勤部门为了留住这位知名教授,特地为他安装一个带有特殊意义的电话:3199,意思是“三顾茅庐"之后,请您一定要久久地留在重庆工学院。“栽好梧桐引凤来”,近年来,学院引进人才越来越多,他们乐于在重庆工学院扎根,乐于为重庆工学院奉献,这充分说明,我们的后勤服务为学院引进人才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我们重庆工学院的这块热土是留得住人才的。

    为了更好地体现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我们编印了数千册《后勤服务指南》,服务指南涵盖重庆工学院后勤处8个服务中心和学生社区综合服务部,涉及餐饮、能源管理、医疗卫生、物业管理、物业维修等与教育教学及师生学习、工作、生活有关的多个方面,师生不走出学校,即可享受到方便快捷的后勤服务。我们还将《后勤服务指南》定期发放到每一位教师家中。

    三、建立健全后勤服务质量监控和安全运行体系,为教学工作平稳有序进行做好坚实保障

    1、建立后勤工作监督机制,加强后勤服务过程管理与信息反馈。

    后勤处成立了以财务部、办公室、物资采购与管理中心等单位组成的后勤服务质量监督小组,以监督为手段,实施对后勤工作连续的、全面的监督,确保后勤服务质量。 通过建立后勤处领导接待日制度、定期召开学生生活座谈会制度、经理接待日制度以及校园网后勤处信箱等形式,伎后勤处能够动态地管理和监督后勤服务全过程,及时发现后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完善后勤质量监控体系。

    2、建立和完善后勤保障工作各项考核激励机制和预警机制,为确保学院教学工作的平稳运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通过各中心每月考核,后勤处每季度考核和每年一次的“创先争优”活动,充分调动并鼓励职工服务教学献身后勤的积极性。

    我们制定了《重庆工学院处置传染病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预案》、《重庆工学院教学楼实验楼、家属区突发事件预防及应急处理预案》;制定了《学生社区突发事件紧急处理预案》、《饮食服务中心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预案》、《重庆工学院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预案》、  《饮食服务中心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措施》;出台了课间高峰时期学生上下教学楼楼梯的情况及处理意见等,后勤工作预警机制的建立,为学院教学工作的正常有序运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四、近年来重庆工学院后勤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重庆工学院后勤工作实现了“三满意一放心”(即“让学生满意、让教职工满意、让学院满意和让政府放心”)目标。近几年,后勤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后勤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有力地支持了学校教学工作。后勤工作所取得的杰出成绩多次受到市教委等上级单位的好评。学校连续荣获“重庆市卫生工作先进单位”,“重庆市九龙坡区市容整洁单位”、“重庆市精神文明单位”、“重庆市园林单位”、“重庆市能源建设先进单位"、“重庆市绿化先进单位"、“重庆市节水型单位”等荣誉称号,后勤基建党总支连续三年被学院评为“先进党总支”,我校学生食堂和学生公寓2004年接受了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组织的标准化建设工作检查评估,有四个学生食堂和六栋学生公寓顺利通过重庆市教委组织的标准化评估并授予“重庆市标准化食堂”、“重庆市标准化学生公寓”匾牌。重庆工学院继2000年、2001年被重庆市教委评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先进单位后,2004年又创佳绩,第三次荣获重庆市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先进单位光荣称号。重庆电视台、《光明日报》、《重庆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先后报道我院后勤社会化改革所取得的显著成绩。今年,新校区的校园总体规划又喜获2005年教育部一等奖,是西部地区获此殊荣的唯一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