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江苏师源物业管理的创新措施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8-10-27浏览次数:629

物业管理公司的创新思路。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后勤服务工作是单纯的行政管理福利型,一切由国家包下来,不重视成本效益,不讲经济效益。后勤改革就是要转换运行机制,逐步转向经营服务型和有偿服务型,要讲成本、讲效益。但这个改革并不意味着取消后勤服务工作的教育属性,而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是要进一步挖掘后勤服务工作中没有发挥出来的潜力。使后勤服务工作在坚持创造社会效益为主的前提下,利用其特有的条件和能力,开辟更广、更高层次的服务和经营渠道,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改进后勤服务设施,改善服务条件,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达到更好地服务育人的目的。

物业管理服务的创新理念。传统意义上的物业管理,具备“经营、管理、服务”三个功能;而高校后勤物业管理,因其服务对象具有特殊性,其服务宗旨应是以人为本,服务、管理、育人一体化。

高校物业管理服务对象是以青年人为主体的活动群体,物业管理服务要贴近青年的特点,一切从关爱青年出发,遵循教育规律和青年学生身体发展的规律。高校物业管理区别于社会物业管理企业的是微利运转,是追求师生利益最大化。物业管理企业提供给师生的后勤保障服务价格一般要低于市场平均价格,真正体现出高校后勤服务高效、优质、低价这一特性。

抓住特点和重点,创建物业管理品牌。提高高校物业的服务质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和工作人员的长期努力。师源物业公司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工作:

安全管理。学校学生相对集中,流动量特别大,防火、防盗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此,我们建立了24小时值班制度,外来人员填写来访和出入登记,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全体员工多次进行消防培训,确保不发生火灾、偷盗事件,随时和学校保卫部门进行联系,协助他们开展校园治安管理。

环境。高校物业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是学生流动性大,物业使用的频率较高,这给物业维护工作造成了极大的难度。在不断引进社会专业标准的同时,针对高校实际情况,提出了特定的标准和要求。在清洁卫生方面,管理员每天巡视、检查、指导督促,协助校方进行考核,因此,必须选择时机,进行及时保洁,对于公共区域这种人流量特别大的地方,利用岗位安排、特别突击等方式来达到清洁卫生的目的。

设施管理。物业管理人员要熟悉所管辖区内的各项设施、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特别对消防设施,要按期进行检查,做好运行登记,凡是设备报修要及时赶到现场,立即进行处理。

专业管理。物业管理以“管物”为主的传统概念,已不能适应高校物业管理服务要求。管理人员不仅掌握专业的物业管理知识技能,做好安全保洁、维修等,更时常不定时与学生沟通、交流。为学校师生教学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为学校在后勤保障和管理上最大限度地减轻负担。

教学服务和教学后勤保障。实行专业物业管理,物业管理部门主动承担和履行教学服务的职能,在具体操作中根据教学需要,负责教学服务工作。比如教师休息室的布置,准备好教师饮用水,下雨天为没带伞的教师准备雨伞等。

实现一流服务的途径和保障。规范管理。制度是管理的基础,是管理思想和服务意识的体现。师源物业首先从内部管理上下功夫,接受学校和广大师生监督,时常与院系的教师交流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与配合,注意收集、反馈各种信息,作为评价管理活动的重要依据。

真情服务。管理人员的微笑使师生感到亲切,公共区域各种得体的提示,使大家感到温馨,为师生在生活和工作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更使他们感到物业管理的必备。一次在宿舍中心,由于同学们将一些吃完的快餐盒乱扔到楼下,造成宿舍楼宇周边的绿化被白色垃圾覆盖,管理人员顾不上戴手套把一只只的空盒子捡起来,满手都是剩菜污垢,楼上的同学看见后感到非常惭愧。大学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管理人员的工作作风,对同学们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特别关爱。每一所高校都有一批来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在新环境里他们可能会遇到新的问题,由于生活的窘迫使一些同学失去自信,在物业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对贫困学生给予了特别的关爱,尽我们所能帮助最急需的学生。例如,考虑到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家庭经济相对较差,就主动与学工处、团委联系,每年安排20名特困生到公司勤工俭学,生活上给予照顾,使他们能顺利的完成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