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企业员工持股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7-03-26浏览次数:453

高校后勤企业员工持股的实践与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后勤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主体,是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必由之路。
高校后勤社会化就是将高校后勤服务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由政府引导,社会承担为主,适合高校办学需要的法人化市场化后勤服务体系。社会化市场化的高校后勤的组织载体是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法人化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是产权明晰、权责清楚、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以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专家经理经营为特征的新型的企业制度。在高校后勤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高校后勤与市场经济接轨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高校后勤理顺和学校关系,真正发展后勤生产力,满足学校办学,壮大后勤实力的需要,是高校后勤实行社会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
2、发展产权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是高校后勤企业组建和改制的基本模式,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基本方向。
(1)发展产权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是符合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则精神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一观点进一步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其主要体制模式就是股份制。实践证明,股份制具有其他经济形式无法取代的优势。推行股份制能够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有利于国有资本流动重组,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真正的市场主体。因此,高校后勤要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国企改革的精神和思路,大力发展学校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即后勤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个人出资或社会民营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2)发展产权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也是构建新型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提高服务水平的需要。一方面通过股份制改革,吸收资金,壮大后勤企业的实力,解决高校后勤发展面临的资金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股份制改革,实现真正的法人化,融入社会市场竞争,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提升自己的后勤服务水平,为高校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后勤保障。
(3)发展产权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是高校后勤实体建立规范的激励约束机制的需要,是解决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种种问题的突破口。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了种种矛盾和问题,如观念问题、资产问题、“老人”的问题、激励机制问题、公益性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和发展严重影响了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进程,也使后勤实体难以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实行股份制是解决上述问题的突破口。实行股份制,建立多元化的产权结构,实现产权清晰,可以改变原有后勤实体学校一元化投资主体下的“所有者缺位”问题,使投资主体到位,对资产负责。使事企、校企真正分开,割断企业与学校的行政关系,为解决“老人”问题,建立企业化的人事分配制度铺平道路。在股份制企业中,吸收经营者和员工入股,可以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使经营者和员工真正关心企业,避免行为短期化。股份制改革使后勤实体法人化,真正按市场规律办事,可以让政府和学校真正承担起学校后勤的公益性责任。
3、实行员工持股制度,发展产权多元化的专业化后勤产业实体是我校推进后勤实体企业化建设(社会化)的尝试与探索。
我校2002年组建产业后勤集团公司,后勤系统成建制从学校行政事业系统中脱离出来,并以现金注册的形式成立了国有独资的浙江吴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二者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但从严格意义上讲,分离出来的后勤实体并未解决法人化所要求的“产权明晰,权责清楚”,尚未与学校“真正”彻底地“规范”分离,后勤实体仍然是学校的一个部门,学校仍然承担无限责任,实际上是“分而不离”。考虑到组建集团化的法人实体一时面临着相当大的难度,时机尚不成熟,条件尚不具备,学校和后勤实体经过仔细论证和研究,决定暂不对整个后勤集团进行股份制改造。而是以服务项目为单位,组建专业化的后勤服务公司,成熟一个注册一个,分别独立出来,最后实现整个后勤集团的法人化,社会化。在组建专业化的后勤服务公司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为充分调动企业经营者和员工的积极性,我们广泛吸纳员工入股,打破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使新公司成为混合所有制的股份制企业,并为解决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各种棘手问题如人的问题、物的问题等积累了经验。几年来我校按照上述改革思路共组建了5家专业化后勤服务公司。这样,除传统的饮服、住宿等带有较多公益性的服务项目外,其他后勤服务项目基本上都注册了专业化公司。这些公司的组建提高了学校的后勤保障能力,壮大了后勤集团整体实力,并逐步走出校园,走向社会。
二、员工持股组建后勤法人企业的实践
后勤实体组建股份制企业没有现成经验可以照搬,几年来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期间我们认真学习《公司法》,弄懂股份制公司运营的规则和法律依据,认真学习中央关于国企改革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系列文件,吃透中央精神,明确改革的方向,坚定改革的决心,仔细研究本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在组建过程中我们主要围绕以下问题进行探索和实践:(1)如何有步骤有计划地组建股份制企业?选择哪些后勤服务项目组建股份制企业?(2)如何设计企业的股权结构,使之有利于建立合理的相互制约的法人企业治理结构,有利于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3)如何保证组建过程的公开公正?(4)如何防止学校国有资产流失?如何处理后勤企业占用的学校资产的归属?(5)如何处理后勤职工的身份问题?等等。我们组建的五家员工持股的股份制企业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专业化的后勤服务企业,以经营人员和骨干员工持股为主,它们是古树名木救护有限公司,吴越商贸服务有限公司,好帮手修建有限公司,接待服务有限公司。另一类是后勤产业投资公司,从事后勤产业的投资开发,由后勤员工投资入股组建,入股员工仅为股东不进入公司工作,它是杭州吴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下面我们分别对这两类公司进行介绍。
(一)经营人员和骨干员工持股的专业化后勤服务公司
1、经营服务项目的选择
高校后勤服务的哪些部分可以率先独立出来组建法人企业进行经营?我们在选择拟组建公司的服务项目时考虑以下因素:(1)服务对象主要不是学生,没有明显的公益性和教育性,可以按市场规律运作经营,对高校的稳定不构成较大的影响。(2)服务项目本身可以对外开拓,不必局限于校内市场。(3)项目本身占用学校资产不多,规模不大,对资金要求也不是很高。基于以上因素,我们选择了园林绿化、维修、商贸、接待等服务项目组建法人企业,而像饮服、公寓管理等带有较强公益性、教育性的服务项目则暂不考虑。
2、股权结构设计
这里包括两方面,一是总股本的设计。由于服务项目比较专业单一,规模不大,初期所需资金不大,加上固定资产采用租赁形式,因而大多数公司的总股本我们设计为100万。二是股权的构成,即国有股与员工股的比例。一般国有股、法人股占51%,员工股占49%,这样可以实现学校对这些公司的控制,同时也考虑到了员工的资金承受能力。对有的公司如修建公司国有股的比例则低于50%。
3、持股员工的范围、人数的确定
可以认购股份的员工范围为:学校事业编制教职工,后勤集团劳动合同制员工。临时工及社会人员无权入股。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公司组建的初期其服务市场主要在学校。可以入股的员工人数一般控制在5-7人,这样,入股员工的投资数相对较大,可以促使入股员工真正关心企业。人数过多会导致股权分散,无异于大锅饭,人人持股,等于没有持股,这是要力求避免的。
4、员工股份的取得和公司经营权的确定
这些公司在组建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员工在取得股份的同时获得公司的经营权,入股员工必须进入公司工作。员工股份的确定必须通过招投标:事先公布拟建公司募股暨经营权招投标公告;有入股意向的员工组合成投标小组,制作投标书,阐明经营思路及服务承诺;然后召开招标答辩会进行评标确定中标小组。一旦确定,该投标小组的员工即出资取得公司股份,并同时获得公司的经营管理权,该投标小组即为公司的经营班子。通过这种公开竞争方式,可以保证组建程序的公正透明,为新公司挑选优秀的经营人才,有利于公司的发展。
这类公司的员工持股类似于国有企业改制的内部人持股(或经营人员持股),但又有区别。国企改制中的内部人持股是改制企业的原经营人员收购公司股份,而我们这些公司的经营人员持股不管其原有身份,都必须重新组合通过竞争取得,这就更加公平合理。同时组建的是员工股与国有股合资的新公司,而不是国企改革经营人员收购国有股即所谓的“国退民进”。
5.人和物的处理。
如何处理“老人”的问题,这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难点问题。我们在组建股份制企业的过程中,一方面新企业必须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人事分配制度,以便轻装上阵。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历史,妥善处理进入新企业的“老人”问题,要让“老人”积极参与改革。改革的目的不是抛弃人,而是充分挖掘人的潜力,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始终做到了以人为本,无情改革,有情操作。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赋予“老人”在入股组建股份制企业上拥有优先权,把“老人”作为人力资产来开发,为改革扫除人的障碍,体现“以人为本”;(2)“老人”进入新企业必须与“新人”一样签订劳动合同,实行聘用制,完全执行企业化的人事分配办法,以岗定薪,同工同酬,为新企业的运行创造条件,使新企业不再背“老人”的包袱,此为“无情改革”;(3)“老人”原有的事业编制身份保留在学校,退休后享受相应待遇。同时考虑到“老人”进入新企业后待遇降低的问题,学校出台相关政策,按照工龄长短对进入注册企业或自谋职业的职工由学校发放“创业补贴”,此为“有情操作”。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这些股份制企业比较顺利地组建,并正常地开展经营活动。
资产问题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又一难点问题。我们在组建股份制企业的过程中,一方面必须保证新企业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产权明晰,权责清楚”,为建立规范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又必须保证学校国有资产在股份制改革中不会流失,学校后勤服务得到保障。对待这一问题,我们的主要做法是:(1)采用现金注册,学校股和员工股都必须以现金出资,以保证新企业的产权结构多元,权属清晰;(2)新企业占用的学校后勤资产实行租赁制,产权归学校,企业上交资产使用费,而不是无偿使用。企业新添置的设施设备由企业登记所有,拥有完全的财产权。高校后勤资产与教学科研资产是融合在一起的,在同一个校园内,很难截然分开,评估作价相当困难,即使评估作价作为股份,新企业其实也难以实现对它的处置权。另外,我们认为后勤企业是经营服务性质的企业,企业的价值主要不是体现在固定资产的多少上,而是服务水平的大小和服务质量的高低上。因此,采取上述务实的办法,“现金注册,租赁使用”是完全可行的。
6、公司的运作。
这些注册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规定组建股东会,由股东会选举董事会、监事会。学校只作为国有股股东代表行使股东权。公司必须进行工商注册,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我们对这些公司是这样定位的:既从事学校后勤服务,又面向社会服务和生产经营的社会经济组织,它们不再是学校的一个部门。
(二)员工持股的后勤服务投资公司
1、组建目的。
第一类公司在组建时对入股员工有限制,包括人数的限制和人员素质的限制。按照第一类公司的规定,4家公司的入股员工仅为19人,仅占后勤集团在编员工总数的13.6%,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员工的投资欲望。同时第一类公司入股的员工必须经过竞争获得,入股的同时还必须进入公司工作,这对于有入股意愿而又不愿进入公司工作的员工来说是一大限制。而后勤设施设备的更新、添置,后勤服务项目的开发等又需要大量的资金。于是,我们认为有必要成立一家从事后勤服务投资开发的公司,一方面聚沙成塔,充分利用员工闲散资金为后勤开发提供资金;另一方面为员工致富提供新的渠道和机会。2003年我们成立了杭州吴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
2、股份构成。
由于公司的性质是投资性公司,因此对入股员工人数和份额不作较多限制,所有在编员工均有权入股,入股后也不要求进入公司工作,不享有经营权,持股员工保持原有的人事关系,与新公司仅仅是股东关系。我们在操作时遵循自愿原则,给所有员工发放股份认购权证,员工可以入股,可以转让其他员工,也可以放弃。目前该公司入股员工共有46人,股金总额为337万,均为员工股。员工股份取得后不得向外转让,但可以在员工内部转让,退休、离职的,可以向其他员工转让,或由公司购回。
3公司经营特点。
公司在经营上主要是以参股的形式投资于其他后勤服务公司以及社会上的公司,获取分红。公司成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决定重大经营决策。公司只招聘少数的管理人员,办公场地简便,不占用大量的固定资产。
三、成效与思考
(一)作用及意义
   1、对员工。
  1)、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后勤员工的经营才能。尤其是对于第一类股份制公司的入股员工来说,入股后成为企业的经营者,实现了所有者与经营者二者的合一,获得由管理自己的公司而带来的自由、满足和挑战。入股员工除收获劳动收入外,还面临着获取较大财富的机会,其自身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其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这就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2)、为提高员工收入提供了新的渠道。入股员工不仅可以获取劳动收入,还可以获得资本收入,可以使员工分享企业的价值增长,可以弥补社会保障的不足。
  
2、对企业
1)、使后勤实体转换为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独立法人,有利于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通过员工持股组建的股份制企业,实现了企业产权的多元化,产权的多元化又有利于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形成了管理者与所有者有机结合的相互制约的责任机制,避免了国有股一股独大、出资人主体缺位、监督不力的局面。有利于形成出资者、经营者、员工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三者的和谐统一。员工持股是对人力资本的确认,有利于调动积极性,形成一种长期的激励约束机制。
2)、通过员工持股聚集了闲散资金,有利于后勤产业的开发,解决了后勤实体发展中的部分资金问题。这些企业吸纳的民间资金共451万,没有这部分资金的注入,这些实体的组建是难以想象的。
3)、通过员工持股注册法人企业,使后勤实体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主体,有利于后勤实体的对外开拓。如古树名木救护公司2003年校外工程已占总工程量的35%,2004年校外工程量超过校内工程量,占总工程量的77%,已经走向了社会。
目前这些已经组建的公司经营情况良好。2002年11月成立的古树名木救护公司2003年实现收入356万元,净利59.5万元,2004年实现收入433万元,净利72.88万元。2003年2月成立的吴越商贸公司2003年实现销售额544万元,上交学校资源使用费23.8万元,净利21.88万元,2004年实现销售额673万元,上交学校资源使用费35.46万元,净利11.4万元。2004年7月成立的好帮手修建公司2004年半年实现收入30万元,利润5.77万元。
3、对学校
1)、可以为学校后勤职工、社会人员提供新的就业岗位。上述公司一共消化了学校事业编制职工21人,家属工11人,招聘合同制员工98人,临时工300余人,为学校后勤职工的分流及当地的就业作出了贡献。
2)、有利于学校后勤职工身份的转换。通过员工入股,给予入股员工合理的利益,使员工乐于参与改革,主动到注册公司工作,实现自身身份由职工到股东到员工的变化,为高校后勤改革之难点——职工身份置换提供了新的渠道。同时避免了矛盾的激化,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员工队伍的稳定。
3)、有利于实现学校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这些公司中学校国有股有的是控股,有的是参股,五家企业学校国有股共有216万元,占总股本的32%,带动民间资本451万元,放大了国有资产功能,增强了国有资产的影响力、控制力。企业经营良好,可以实现分红。这些公司占用学校固定资产还要上交一定的资产使用费,这就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4)、有利于形成校内市场的竞争格局,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壮大后勤集团的整体实力,构建更加完备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目前后勤集团已有5个二级部门,加上这5个参股公司,其综合实力不断提高。
5)、这些股份制公司的实践为学校后勤今后的改革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指明了方向。
4、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最终目标是市场化、社会化,但其中的关键是实现高校后勤实体与学校的规范分离,使高校后勤实体成为企业法人,还其商品属性。目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正进入攻坚阶段,困难重重。我校通过员工持股的形式组建股份制法人企业,逐步地实现了后勤实体的市场化、社会化。它符合渐进式改革“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分项到位”的要求,同时确保了学校后勤的稳定,无疑为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提供了经验和思路,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
(二)经验与问题
1、主要经验
   1)破除观念误区,放开手脚,大胆探索。尤其要破除搞员工持股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误区。其实高校后勤改革的主要目的正是为了通过焕发后勤企业的活力,增加企业的经营利润,从根本上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所谓国有资产流失,一般问题主要出在产权制度改革中国有资产的低价折抵股权或出售上。我校通过员工持股组建的股份制企业实现了产权的多元化,改善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解决了企业经营人员的激励问题,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也有利于实现学校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以现金入股注册,国有资产没有折抵股权,没有出售,不存在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2)精心策划,宣传到位,公正公开。思想上要大胆,但行动上要谨慎。改革方案的制定要多方论证,政策要给足,宣传上要到位,要让员工们切身感受到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程序上要公开透明,实行公开竞价制度,不搞暗箱操作。只有这样才能让广大员工积极投身改革。
3)统筹全局,兼顾各方,确保改革的顺利。组建股份制企业必然牵涉到方方面面,利益错综复杂。我们在组建过程中统筹全局,精心设计方案,兼顾到了各方利益。首先,确保了学校的利益。改革要有利于学校的稳定,有利于提高学校后勤服务质量,有利于学校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其次,确保了企业自身的利益。改革要有利于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构建,长期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的形成。最后,确保了员工的利益。改革要让员工看到“实惠”,使其主动参与。没有利益的改革是没有人愿意参与的,要合理地设定利益目标及其实现的可行性。要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铁饭碗”、“大锅饭”,人们本能地要予以抵制。如何使后勤职工参与改革,变“要我改”为“我要改”,这其中的关键是改革方案对利益目标的设定及其实现的可行性。放弃了“铁饭碗”,却可能捧来了“金饭碗”。我校组建的这些股份制公司,其服务项目具有可开发性,有一定的潜力,有比较稳定的市场和比较优惠的政策,创业补贴又解除了一股职工的后顾之忧等等,所有这些驱动了广大员工积极入股。
2、存在问题
这些公司虽然有所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企业规模较小,档次不高。如古树名木公司在对外承包工程中就受到企业资质的限制;企业资产少、资金小,融资困难,人才匮乏,企业对外开拓走向社会受到了限制,难以做大做强。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予以解决。
今后我们将继续通过员工持股组建专业化的后勤服务公司,以点带面逐步实现整个后勤集团的改制。下一步可以组建饮食服务有限公司、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等,等到这些传统的后勤核心业务法人化、公司化后,再整体注册组建集团化的后勤服务总公司。对浙林院产业后勤集团公司按照股份制要求进行改制,对后勤集团占有的后勤资产通过中介机构的评估作为学校股份投入公司,同时吸收员工(也可以将学校部分后勤资产向职工转让)和其他已经注册独立的后勤企业的股份以及社会资本入股,与学校分离,整体注册为“浙林院产业后勤集团有限公司”。无法独立组建公司的后勤服务项目如医疗服务等则委托后勤公司代管。
开弓没有回头箭!我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步伐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作为后勤改革的实践者、操作者,我们一直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为学校新型后勤保障体系的构建,为我校后勤集团的发展,为后勤员工的未来思考着、实践着、探索着。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校后勤改革事业,使我校的后勤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使我们的后勤实体不断发展壮大,并为后勤社会化改革继续提供更多的经验。